7月13日下午15时,《国际新闻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刘海龙应邀为2020年湖南省研究生线上暑期学校进行学术讲座,开展“传播学研究前沿”的主题分享,本次讲座由来自全国各地共300名师生通过腾讯会议平台进行线上聆听,由新闻学院副院长罗洪程主持。
讲座伊始,刘海龙提出缺席在场的“大众传播”与传播学知识体系。他认为大众传播是一种观看之道,很多时候,我们所看的并非客观,实际上包含了许多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大众传播的概念、隐喻及思维框架对我们的影响都是根深蒂固。他进一步指出,目前我们以大众传播的思维方式来看新媒体,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新媒体时代中存在的隐喻往往在大众传播中是缺席的,我们往往看不见,但它却又是在场的,随时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框架。随后,刘海龙提出了两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当下我们是应把新媒体放在大众传播框架下去思考?还是反过来,去反思原有的、大家所熟悉的知识体系的局限性?”
接着,刘海龙阐述了为何中文没有communication的概念。中文里的“传”与“播”具有单向性,它与西方“communication”的双向互动不同。双向互动是以自由主义与个体主义为前提,而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不存在西方所说的两个独立个体之间进行平等的交互活动。并介绍了“以物为媒”和“以人为媒”的区别。
随后,刘海龙提出传播研究的两个传统,一是基于观念传播的精神交往传统,主要从信息传递的效果研究、作为仪式传播的文化研究以及作为权利传播的批判研究。二是基于交通运输的物质性传统,主要借助物来传播,分析了物产生的愈发、尺度与环境。
他分析了过去人们对麦克卢汉媒介观的误读,以前人们主要集中在对信息与物的二分法上,以内容或信息为中心的媒介观缩小了麦克卢汉的媒介概念,这是形成人们误读麦克卢汉媒介观的主要因素。
在对“新媒体研究”与“新传播研究”进行分析时,他认为新媒体研究的概念本身就存在问题,它仅仅是在大众传播概念的基础上做修补。而新传播研究主要是借助技术的去弊功能,去超越和重构传播研究,在更开阔的平台上进行思考传播问题,而不是局限于大众传播的范式中。刘海龙提倡新传播研究,并强调人们应积极接受新媒体带来的变化,再反过来改造大众传播理论与研究者的观念,不能企图去驯化新媒体。
刘海龙还向学员介绍了一些新的理论资源的引进,其中包括了雷吉斯·德布雷的媒介学,强调媒介应从传递到传播。紧接着,他提出最近几年传播研究的新向度,在空间、记忆、情感、身体与声音等方面进行阐述。随后,刘海龙谈到了新传播研究的三个支点:知识、网络与权力,并以新冠疫情、BAT等相关案例,进行具体的分析,这对学界乃至业界同仁都具有启发意义。
最后,在互动环节,刘海龙针对学生们关于传播学的感官转向、媒介技术对人的影响等方面作出充分解答。(学生记者/张阳 责编/王琳楠 主审/王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