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韦路教授 | AIGC时代国际传播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发布人:本院 发表时间:2023-08-20 22:24 点击:


【编者按】816日至30日,由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理工学院主办,湖南理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湖南红栀子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湖南省新闻传播学会承办的2023年湖南省“智能传播与大健康产业发展”研究生暑期学校邀请国内新闻传播学科知名专家学者、健康传播产业领域业界专家授课。来自湖南理工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全国各大高校的119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入学,开展专题研学。820日上午,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融媒体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韦路作了题为AIGC时代国际传播的新挑战和新机遇”的讲座。本场讲座主持人为湖南理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刘晶博士。本文根据讲座内容整理。



 

韦路教授指出,从上个世纪的50年代的图灵测试开始,人类就已经在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大规模的研究。1966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人机对话的机器人——Eliza2016年,战胜了人类的智能棋手alpha出世,这是挑战人的智能的重要进步。直到去年的ChatGPT的横空出世,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威力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

韦路教授表示,人们非常关注的一个概念就是内容生成,在较早期的大众传播时代,由专业的新闻工作者来生产大量的内容,即PGC;到了社交媒体时代,无数互联网的用户,新媒体的使用者,通过社交媒体的平台在生产各种各样的信息,又演化为一种新的内容生产的模式,即UGC。这个中间还有很多杂合的形式,比方说PUGC

但不论是PGC还是UGC,基本上都是以人为主体,人作为信息生产的主体。但是ChatGPT出现之后,整个传媒生态都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也就是说除了人生产信息之外,机器也开始可以独立的、完整的、连续不断地生产内容。这不仅对我们传媒行业会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对于世界的方方面面,我们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都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技术“狂飙”:AIGC对中国国际传播的挑战

韦路教授指出,AIGC对于中国国际传播的挑战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技术垄断和偏见

发达国家在算力资源、数据集和工程能力方面具有性AIGC技术的垄断优势。美西方主导的AIGC应用也具有深刻的意识形态偏见。

技术依赖与专业失守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的技术依赖,不断消解新闻的社会责任。AIGC技术生产的内容形态多样,挑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

信息污染与失序

AIGC技术的发展和相关应用的普及,将-定程度助长误导信息(Disinformation)虚假信息(Misinformation)、恶意信息(Malinformation)生产与传播的智能化。

数字鸿沟和素养赤字

基于AIGC技术的数字鸿沟显著。面向AIGC技术的素养赤字正在加剧。

数字赋能:AIGC对中国国际传播的机遇

韦路教授表示AIGC可以在三个方面赋能中国的国际传播:

1、主体强化:促进人机协同

大量繁杂的、重复性的、不需要太多创造性的工作,可以交给机器来做。然后把人从大量的这些低层次劳动当中解放出来,去做更多有创造性的工作,从而推进人机协同。

2、叙事迭代:讲好中国故事

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就是,当一个国家的传播主体把内容传到另外一个国家,它往往会发生文化折扣。由于文化的差异,导致对象国的公众他在接收传递国的内容的时候,有些内容它没法认同,不能接受或者说就根本不懂,所以有些信息就打了折扣。通过生成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和叙事模式的创新能够有效降低文化折扣发生的概率。

3、 传播升级:增强用户体验

到了AIGC时代,这种个人化的精准传播更是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在个人化精准传播方面用户的体验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提升是情感体验,传播学里面还有一个概念叫parasocial relationship(准社会关系)。 意即当你和大众媒介进行交互的时候,久而久之,你会和媒介当中的人物形成一种虚拟的社会关系。AIGC能改变我们跟机器之间交互的这种情感体验,会让我们有一种更真实、深入的情感交互。

智媒向善:AIGC时代中国国际传播生态重构

韦路教授指出,在AIGC时代应从三个方面来重构中国国际传播的生态:

1、推动国际传播的技术创新

中国跟美国在AIGC方面,不管是基础理论、芯片算力还是工程技术方面,都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异。所以,在未来的竞争当中,就需要加强我们在技术方面的自主创新。中国也是有制度优越性的,我们可以健全我们的这种新型举国体制,发挥我们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另一方面,要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鼓励我们的企业把更多资金经费投入到基础研究当中去。同时,要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重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增强全球数字沟通能力

一是全球数字传播力。首先要在声量上要能够打破原来的这种沉寂的局面。二是要加强全球数字传播力。光有声音还不行,声音光大也不行,还得要人能够听得进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影响力。三是增强全球数字引导力。充分利用AIGC这样的工具,主动设置议程,在国际舆论场上占据先机。

3、加强AI国际传播法律规制

815号,国家多个部门联合出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这个管理办法对AIGC整个行业做了非常系统的规范。第一,明确了监管范围。凡是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众提供生成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服务的提供者,包括通过提可编程接口等方式提供生成式工智能服务的组织、个人。第二,规定了准入程序。对提供具有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报供者,应当开展安全评估,履行算法备案和变更、注销备案手续。第三,要求数据合法合规。不论是研发模型所需要的训练数据,还是模型生成的服务内容都不得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

本次讲座的主持人刘晶博士表示,韦路老师帮助同学们厘清了内容生成的几个发展阶段,从过去的PGCUGC到今天的AIGC,系统地阐述了AIGC的发展现状研究现状,从技术垄断与偏见、信息污染与失序、技术依赖与专业失守、数字鸿沟与素养赤字个维度,深刻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并提醒大家,没有完全中立的技术,数字技术的意识形态偏向无法避免的。最后,对AIGC时代如何借助智能技术的赋能,做好国际传播、提升全球数字沟通能力、国际传播内容风控能力等进行了预测和展望希望本次讲座能帮助同学们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形成更全面客观的了解,对如何借助智能传播赋能国际传播等问题的探讨带来新的启发。

(学生记者/乐雨萌 编辑/刘怡欣 责任编辑/周祎 主审/肖涛 终审/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