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8月16日至30日,由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理工学院主办,湖南理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湖南省新闻传播学会承办的2024年湖南省“智能传播与新闻传播研究方法”研究生暑期学校邀请国内新闻传播学科知名专家学者授课。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湖南理工学院等全国各大高校的159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入学,开展专题研学。8月18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现代传播》编辑部主任、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俊作了题为“人工智能的迭代与社会生活的变局”的讲座。本场讲座主持人为湖南理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魏佳妮博士。本文根据讲座内容整理。
刘俊教授从新媒体技术的迅猛演进出发,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变革进行展望,强调“人”作为智能设备使用者的核心主体地位,并围绕十个问题全面探讨人工智能对现代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一、我们有使用新媒体的基础吗?
刘俊教授首先对该问题给出肯定,并表示从1994年中国接入全球互联网至今,新媒体已经全方位地介入到中国民众的生活,不仅仅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更是生活的本身。从这一方面看,目前中国社会已经有新媒体的基础,具备人工智能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
刘俊教授认为,新生一代在没有自主意识时,便开始依赖新媒体、使用智能终端设备,那么当这一代真正成长起来时,新媒体使用将会成为刚需,成为个人生活的基本状态。
二、ai的能力会持续加强吗?
刘俊教授提出“有需求就会有快速精进”。目前ai可能在精确度等方面还有待提升,但是在人类庞大需求的刺激以及助推下,人工智能会不断精进与提升。以ChatGPT为例,从2020年问世至今,ChatGPT不断发展,先后推出插件系统、语音功能、桌面版应用程序等新功能,围绕用户需求全方面提升自身性能。
而在ai解决实际问题这方面,刘俊教授以ai翻译为例,认为人工智能可以跨越藩篱,冲破语言障碍,实现全球各类语言的转换。凭借非凡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ai有望超越技术实现对社会生活的全维影响。
三、人类信息产出是否会急剧增加?
在信息传播的演进历程中,早期新媒体时代的显著特征为个体主动寻求信息,即“人找信息”现象普遍。然而,随着技术的飞速进步与新媒体生态的日益成熟,当前我们正置身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量的激增已远远超越了人们的处理能力,进而催生了一种全新的信息分发机制——“信息找人”。
与此同时,刘俊教授认为当今网络信息传播效果日益凸显出一种“主观化倾向”,即那些未能进入公众视野的信息仿佛失去了其客观存在性,这种深层次主观构建的根源可追溯至互联网环境下数据膨胀与泛滥。而人工智能助推下的信息自动生成与高速传播,是构成这一信息爆炸现象的核心驱动力。
四、人只是自主性输出信息吗?
传统的信息输出具有高度的自主性,但人工智能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人类的信息输出方式,使得发问式的信息输出逐渐成为主流。
刘俊教授认为在发问式输出的过程中,发问和思辨力变得至关重要,不同的思辨能力的人对于同样文本的判断是不一样的,因而现在教育和科研中的一个新的的隐忧是:思辨力又如何锻炼?
五、通过自我否定生成信息吗?
自我否定生成信息是对信息生成过程的描述,在人工智能出现之前,人们往往是通过一种自我否定去生成信息,不断否定不断精进。
刘俊教授指出人工智能的出现使得人类对机器产生依赖,希望人工智能可以尽快地给出一个肯定信息的行为,是一种对于机器的无限期待。而人输出的个性化与机器输出的均一化,也是我们亟需重视的问题。
六、未来会有数字化的永生吗?
数字永生指在一个人物理死亡后,通过技术手段保留其意识、记忆、个性或数字足迹,使其在数字世界中继续存在或影响的一种状态。
一方面,刘俊教授肯定了数字永生所需的技术条件正日渐成熟。具体而言,在数字社会中生活的人们留下了大量音视频数据,为打造数字化身提供了物料,再借助云计算、步态捕捉与人工智能等技术,与VR全维结合,是有可能打造出数字永生的。此外刘俊教授认为,实现数字化永生至少需要四个条件:1.外貌声音动作表情一致 2.拥有触觉感知力 可拥抱握手 3.可动态了解信息,能跟随个人与社会的进步而调节更新 4.触发设备十分轻便。
另一方面,刘俊教授认为对于数字永生仍需保持反思,其能否被接受仍然是一个问号,我们这一代的人可能还是会质疑其“真实性”,但在伴随虚拟世界长大的下一代,也许不必割裂虚拟世界与真实的界限。
七、“一面千人”的传播加剧吗?
在传统媒体时代,我们处于“一面千人”的传播模式中,即一个电视台播送的新闻被无数人看到,但大数据、算法等技术的出现,提供了定制化的信息投送,即出现了“千人千面”—每个人打开社交平台得到的信息推送都不尽相同的情况,那么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是否会在极端定向化引导的情况下进入极端的千人千面呢?如可能会出现为个人专属定制的视频,高度精准的传播现象。
八、伪造的伦理问题是否严重?
虚假视频的拟真度不断提高,可能会影响整个社会的伦理结构,如可能会出现人与人之间通过伪造虚假视频污名他人的情况。在此情况下,文字和音视频鉴伪技术的提升成为了一种刚需,目前已有高校正在推进该鉴伪技术的发展,矛之利,仍需盾之坚而御。刘俊教授提醒大家仍然需要警醒,保持思辨学习的能力。
九、未来的内容接受者只是人吗?
刘俊教授认为未来的内容接受者是多样的,在当下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已经出现机器对机器的训练实践,社会逐步进入到人机交互到与机机交互协同发展的阶段,例如在互联网内容审核的阶段,就是人机协同审核。
与此同时,刘俊教授提出在未来的传播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人工智能生产发布内容,人工智能审核的情况,而让人工智能同时扮演运动员与裁判的双重角色是否合适,是值得持续思考的问题。
十、我们真的愿意看AI内容吗?
刘俊教授认为这取决于大众对内容真实性的判断。人们之所以会为视频内容产生情绪波动,或哭或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在为视频中那个真实的人,为他的真实经历产生情感共鸣。
AI内容或许可以作为工作的补充一般性的调节。但大众是否会愿意大量、沉浸式地观看那些虚假的没有真人具身参与的内容呢?人工智能是否会影响我们的信息消费欲望?这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
最后,刘俊教授提出:享受便利也要有能力抵御风险,而经验的预设也是一种未雨绸缪。
魏佳妮博士表示,刘俊教授的讲座让人受益匪浅,其围绕十个问题展开了对人工智能的阐述,包括人工智能如何增强迭代,如何实现人机交互,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等,增进了同学们对人工智能的了解。同时,她呼吁同学们在未来的生活中继续思考学习,感受人工智能给我们生活中带来的变化。
(学生记者/吴羽 韦莉婷 责编/周祎 主审/肖涛 终审/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