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学院动态 | 湖南理工学院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多地开展戏曲调研

发布人: 发表时间:2025-03-01 14:15 点击:


在刚刚过去的寒假,湖南理工学院非遗戏剧活态传承调研团队先后赴福建、山西、贵州等地开展实地调研,通过走访戏曲团体、与传承人座谈交流、观摩戏曲演出和非遗展厅等形式,对包含木偶戏、歌仔戏、高甲戏、梨园戏、侗戏、晋剧在内的非遗戏曲的艺术特色、发展现状、传承创新等方面进行考察,助力非遗戏曲传承发展。


从黔东南黎平侗戏有限公司到漳州市芗剧团,从晋中大剧院到辰溪县木偶戏班,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年轻人回来了,侗戏就有了希望。”黔东南生态文化保护区黎平县国家级侗戏传承人吴胜华在接受团队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为保护、传承、发展黎平县侗戏,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吴老师成立了专门扶持侗戏这一类非遗戏曲的公司,吸引青年人返乡就业,为侗戏传承发展培养人才,解决传承人流失、断代等问题,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为吸引更多受众群体,戏班将传统曲目改编为短视频,并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将侗戏《诚心》改编成政策宣传短剧,借用数字化传播进行推广。


undefined


图为黔东南侗戏传承人吴胜华(国家级侗戏非遗传承人)介绍侗戏表演的伴奏乐器


国家二级演员林旸与惠安戏结缘已有40年了。“学艺时流的汗比你们现在喝的水都多,要想吸引更多观众,就要无休止的练,人家练一个月,你就要练两个月甚至更多。”谈及学艺的艰辛,林老师感慨道。团队成员了解到,大部分传承人与戏剧舞台结缘,都离不开家庭的熏陶,也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漳州市歌仔戏传承中心的张丽红表示:“从小耳濡目染,在节日里看老一辈表演,渐渐爱上了歌仔戏。”她已在剧团工作十几年,并享受每一次的排练和表演带来的快乐。从他们的故事中,团队成员深切地感受到了非遗戏曲传承人们对这份古老艺术深沉而炽热的爱,更加明白保护和传承非遗戏曲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图为与高甲戏国家二级演员林旸访谈


随着调研的深入,团队成员走访了多家戏曲展示厅,并有幸观看了戏曲表演。华丽的服饰设计、精致的手工木偶、剧团所获荣誉都呈现着戏曲人的智慧与记忆,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艺术价值。传承人是匠人,也是“守灯人”,他们借助数字化工具和创新思维,让古老的戏腔和现代同频,焕发新生。


undefined


图为梨园戏所获各类荣誉证书


此次实践,团队成员结合专业所长,采取实地调研形式,探索非遗戏曲发展现状,为后续非遗戏曲的传承和保护奠定了基础。接下来,团队成员将根据调研情况,全力以赴探索非遗戏曲传承路径,助力传统戏曲文化焕发新生。


(记者/刘心语 熊水玲 田思怡 冯一帆 图片来源/张静茹 林睿毅 黄淑兰 责辑/周祎 主审/肖涛 终审/石军)